![]() |
照片來源:http://soundsgoo00000d.blogspot.com/2011/11/cue-me-x-pony.html |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你愛揪咪美女嗎?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爬高山趁年輕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四個慾望城市,哪個屬於妳?(4)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四個慾望城市,哪個屬於妳?(3)
娜娜本來在台灣的外商藥廠工作,前兩年透過公司內部轉職調到上海,她在上海的工作比從前忙碌,主要是因為更多的商務旅行,大多是在中國的各個城市之間,從廣州、武漢、成都、到濟南、北京,都有她不愉快的商務旅行經驗,無論是旅館酒店的服務、或是與出租車(計程車)師傅的爭執。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四個慾望城市,哪個屬於妳?(2)
Rebecca,與「程又青」一樣是三十歲的台灣輕熟女,她在香港金融圈工作了幾年,她的年薪是許多台灣受薪階級難以想像的數字,她住在中環半山的大廈,雖然不過就是兩房二十坪左右大的房子,但月租金也已經遠高於多數台北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
Rebecca平日總是深色套裝與高跟鞋在高樓林立的中環出沒,除了偶而出入的高級酒吧與服務專業但又稍嫌冰冷的美食餐廳,香港機場也是她熟悉的地方,無論是為了商務旅行還是度假。
香港對Rebecca來說,是個為了工作與事業而來停泊的港口,當然稱不上她的家,所以她每年要搭乘好幾趟的國泰航空回台北,就是為了感受家鄉「隨招隨停」(有的時候「不招也停」)的計程車、不管你坐多久都不會有店員給你白眼或客人跟你併桌的個性咖啡店、以及彬彬有禮、態度卑微的便利商店店員。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四個慾望城市,哪個屬於妳?(1)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那些初戀教我的事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很髒的一篇文章,吃飯前不要看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我也要來消費賈伯斯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找到你的熱情!如果還有明天?(下)
在生命中的熱情,對於那些已經找到的人來說,是無可取代、獨一無二的,例如舞蹈之於林懷民、翻滾之於阿信、炒股之於巴菲特、炒菜之於阿基師等等。熱情對他們來說,是「是非題」,不是「選擇題」。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找到你的熱情,勇敢說不!(中)
找到熱情既然不是像在台北找便利商店這樣容易,那麼很可能有某些尋找熱情的秘密,是我們這些苦尋熱情(或真愛)的人,沒有發現到的。
這時候我又要從我們敬愛的(已退休的)武林盟主 – 賈伯斯過去的言行,來找尋這蛛絲馬跡了。我發現賈伯斯最為人稱道的武功心法之一:「創新」,有這樣相關的描述:Steve Jobs once said the secret to innovation comes from “saying no to 1,000 things.” Steve Jobs: “I’m as proud of what we don’t do as I am of what we do.” (昆譯:我對於我們沒做的事情,與做到的事情,同樣感到自豪)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找到你的熱情!如果這麼簡單就好了(上)
談到對於工作的「熱情」,我猜許多人應該會想到當代企業的武林盟主「賈伯斯」以及他在史丹佛大學的演講內容:”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你一定要找到你所熱愛的)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如果你還沒找到,繼續尋找,不要放棄)。
這幾句話其實一點也不是什麼新的觀念,但自從賈伯斯的演講以及蘋果持續的成功之後,這幾句話可能比聖經還要頻繁地被引用,甚至變成不少人的座右銘(你去看看你朋友的facebook或部落格就知道)。
在這個「熱情」、「夢想」、「做自己」一直被強烈鼓吹的社會裡,許多人已經不是不知道要找到自己的熱情,他們也不是不想要做自己,更多的年輕人,無論貧富貴賤、無論是一直翻滾的阿信、還是那些年追求沈佳宜的九把刀,他們都吸收到這樣普及並且被認可的概念:「要做有熱情的事」,「要有夢想」,要「做自己」,「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活在別人的期望裡」。
然而,一直鼓吹「夢想」、「熱情」的結果(無論那些鼓吹的人是否真的都追求了夢想並且實踐了熱情),反倒讓許多年輕人產生了另一層焦慮:「我沒有什麼夢想,怎麼辦?」、「我找不到自己的熱情,怎麼辦?」、「我對現在做的事情沒有熱情,可是我也不知道該去哪裡尋找我的熱情,我是不是只能這樣庸庸碌碌過一生?」這些焦慮反而是我們上一代那些不被鼓勵夢想、不被鼓勵熱情的人所沒有的焦慮(也許上一代年輕時的焦慮是:我熱愛的事情和別人都不一樣,怎麼辦?我明明喜歡體操,但是父母期望我當老師,怎麼辦?)。
似乎過度鼓勵夢想、讚頌熱情,產生了一些副作用,有些人甚至因為找不到夢想,看不見熱情而動彈不得。也許,放棄夢想、否定熱情的人是很可惜的、是不該被鼓勵的,但那些掙扎在尋找夢想與熱情的人,對於自己產生的困惑與懷疑,同樣值得某種程度的「平反」吧。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One day - She made you decent and in return you made her so happy
還是,妳跟他在一起的時候,只是無止盡的爭吵、失望、怨懟、以及用憤怒來掩飾的悲傷?
或者,妳跟他在一起的時候,雖然沒有對立與失落,但是妳為了安定、為了溫度、為了倚靠,所以妳對自己的開心妥協?妳知道自己不是打從心裡的開心,但是妳告訴自己應該珍惜平淡與安穩的日子,因為妳總是從身邊許多令人感嘆的故事,得出這樣的結論給自己 – 平淡與安穩其實得來不易,所以應該知福惜福,那些所謂的「開心」,只是過度被美化的短暫虛幻,妳還說:happiness is overrated。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85度C還是85度G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我的社會企業第一堂課
沒有寫,是因為很多學習、很多感覺、觀察,都是在演進的過程,每天的感受與心得都不太一樣,但都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好像沒有真正的答案在心中,就算寫下,過一段時間之後,也肯定要被自己否定或檢討。
在這個領域兩年多,雖然聽起來不長,但是就一個還剛起步、還沒有很多人瞭解的概念來說,我覺得自己至少知道「門」在哪裡,就算還沒踏進去、也還沒爬上高樓,但是光找到「門」這件事情,我覺得已經是我人生一大收穫(我是用「人生」,不是用「事業」、或「職業」、「工作」的角度)。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中等美女的中等需求
但那些我們在都會街頭或時尚夜店撞見的「美女」,多是屬於「中等美女」,像林志玲、李嘉欣、或周韋彤這樣的「明星級美女」,還是不容易遇到。至於「中等美女」與「明星級美女」最大的區別在哪呢?簡單說來,如果「中等美女」是你的朋友,你會在她的Facebook profile picture(大頭貼照)按Like(讚),然後會在照片底下留言誇她:「正!」,但你要是不認識這個中等美女,而這個人又上了大螢幕或螢光幕,你就會說:「為什麼要找她?」(言下之意就是很多人都比她漂亮)。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那些年,我也在追的女孩
我很少看小說,所以不管他是幾把刀,我對他這個人以及作品都毫無概念。看了這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才發現原來我們同年出生,同個星座,還同鄉!不過他已經是九把刀,我連兩把刷子都找不到。
同鄉的這部電影,拍的是他自己的故事,但他跟我同年,所以電影裡的整個時間順序完全可以與我的回憶相互呼應,看完整部電影,我好像觀落陰一樣把自己的青春又走了一次(彷彿青春的我是一個已經死掉的自己一樣)。
電影故事是從17歲開始說起,讓我也回想起,自己也是在17歲那年,曾很認真地喜歡一個女孩。不過我是讀男校,我喜歡的女孩讀女校,我沒有機會像柯騰(男主角)一樣天天見到女孩,也沒機會英雄救美,在女孩忘了帶課本的時候,趁機耍帥借課本給她;更沒有機會晚上一起留校念書,我高三晚上留校念書(睡覺)的時候,只有一群打完球趴在桌上睡覺的同學陪我(一起睡覺),偶而我們必須要用充滿豐富照片的日本雜誌讓同學互相提提神。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雙學位的MBA:為什麼MBA的遠距離戀情總失敗?
校友們非常熱切地回應這位新生,開始回想,在他們記憶所及,究竟MBA遠距離的案例(通常是跨洋的),有多少是修成正果,多少是成為愛情世間的孤魂野鬼。校友們不但無私地分享自己當初遠距離戀情的坎坷顛簸,也蒐集各屆同學的遠距離愛情故事,加以分析佐證,畢竟是一群MBA的聚會,個案討論也要配合統計原則,要有縝密的科學分析以免丟了MBA的臉。
數屆的校友們,舉出了他們記憶中所有的遠距離戀情案例,結果發現:孤魂野鬼,隨處可見;修得正果,還沒聽說。大家想破了頭,也沒想到一個振奮人心的例子。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例外,我也相信一定可以有這樣的情侶,他們經歷重重考驗,最終還是有童話故事般的美好結局。畢竟當初我也這樣相信的,還不只一次。
我不是要唱衰所有正在經歷或即將經歷MBA遠距離愛情的戀人們,撇開MBA求學不談,遠距離本來就是愛情的大忌。「遠距離」就像惡性腫瘤、癌症,有了癌症不一定會死,憑著現代科技、憑著金錢、憑著信念,很可能可以治癒,但總之妳得了癌症,死亡率就會大大提高了,誰會沒事要把一個惡性腫瘤塞進自己的體內呢?
愛情也許經得起考驗,但這不代表你沒事就要考驗一下愛情。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失去的都是人生,得到的都是僥倖
我有時也在思考,除了一些我自己「腦子裡」想出來的原因之外(例如,喜歡台灣勝過香港、比較不追求物質享受、不熱愛原本的工作等等),是不是還有什麼東西流在我的「血液裡」,讓我不自覺地,做出讓自己也意外的選擇。
「應該是有什麼東西,冥冥之中,牽動我的抉擇吧!」我對自己樣說。光憑理性的分析,我肯定無法做出選擇,因為所有的理性分析,都會告訴自己,沒有任何一條路是完美的,一定都有好有壞、有利有弊。我是理性分析的高手,但理性分析在我人生的重大抉擇之前,只能把我自己推到一個十字路口,我在這十字路口究竟要往東、往西、往北、還是往南,只能靠著我的衝動與直覺。
我是睜開眼睛到這個十字路口,卻是閉上眼睛決定我的方向,因為眼睛只通我的腦,閉上眼睛之後,我用我的心。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背後靈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住著一個人
妳總是不願意開門,無論誰在門外守候了多久,因為妳知道在門外徘徊的人不是他,不是那個曾經睡在這張床上的人,不是住在妳心裡的人。
即使,那個在門外守候的人,捧著鮮花、捧著真心,妳還是把自己鎖在房間內,一個人看著從前的照片、想著未來的幻影。那個門外的人,他對妳的好,都是白搭,就像妳到了五星級度假飯店,心情沒有放鬆,再多spa都比不上妳等待的一封簡訊。
門外徘徊的人,走了一個、又來了一個,妳還是不應門。沒辦法,妳心裡住了一個人。妳要一直等到,發現那個回憶中的人早已不存在了,妳才願意開一扇窗,讓窗外的陽光透進來,慢慢趕走房間裡積壓的陰鬱與霉味。
妳的心裡,除非是空著的,不然就只會住著一個人,只有一個人。
妳一直就是這樣為難自己的女人。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只想做個好人
「好人」,隨著「好人卡」如悠遊卡一般的大量發行,也逐漸被賦予一種貶意:一個缺乏異性(通常是女性)吸引力的人,無論客觀條件的好壞。「好人」是進入愛情的大忌,好人與桃花相斥相剋,被好人附身的男人,就算你有再多的乾妹妹、再多的好姊妹,在愛情的路上通常也崎嶇坎坷。
由於好人最擅長的戲碼就是「被拒絕」,最熟悉的內心戲就是孤單寂寞覺得冷,因此許多人也都懷疑,「壞人」在愛情的戰役裡,或許真的是常勝軍。
那些用真心換絕情的好人,隨著身上的好人卡從普卡等級累積到鑽石卡等級的時候,又看著壞人左擁右抱,不免對這個世界發出不平的怒吼:「我下輩子也要當壞人!」
某些好人,在受盡欺凌之後,從此誤入歧途、加入壞人的行列。但是,壞人不是這麼容易當的,畢竟壞人也有A咖與B咖的分別。有些人外形像金城武、財富又比郭台銘、才華更勝周杰倫、還搭配蔡康永的口才,這種人就可以當壞人界的天王或一哥;但若像我這種相貌普通、家世平凡、連國民失業保險年金都欠繳的人來說,就算當壞人也只能當跑龍套、訂便當的。
那些在「壞人界」混得還不錯的男人,沒什麼人願意當回好人,即便他們可能曾經是好人,或許就只有念國中時候的某一年夏天。畢竟,好人容易受傷,壞人容易傷人;本著適者生存的動物本能,寧可傷人也不願被傷。
當壞人的時候,不用付出太多,只要付出三分當做「餌」,就等對方付出,就算是得到五分也算賺到。
壞人常常是奧斯卡影帝級的演員,所以壞人一般的處境是:妳付出真心,他貢獻演技;妳付出肉體,他就要求更多肉體。
壞人像是房市裡的投機客,炒短線,買了房子都不是要自己住的,而是隨時準備脫手,只要有利可圖。
壞人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一種廣為人知類型是「先天鼠蹊部失調慢性劈腿症候群」,典型的癥狀是明明有了犀利人妻,卻還整天在外面找小三,甚至小四、小五、小六。他們是一字馬的高手,絕招是「連環劈」,或是「千腿劈」。
另一種普遍類型是「曖昧機能亢進兼承諾功能失調」的患者,癥狀是他們對妳永遠曖昧不明,而身邊似乎都沒有固定對象。他們曖昧起來,會讓妳覺得自己對他們非常重要、非常特別,但其實只有在特定時間與地點。妳若問他們「永遠」,他們只會回答妳「把握現在」。妳若要求他們「專一」,他們會暗示妳「妳是此刻的唯一」。他們無法承諾,最多告訴妳他會試著努力。他們的永遠,頂多只到下個週末。
一個在壞人界的A咖,如果哪天大徹大悟,想回頭做好人了,他可能會發現,做好人還真他媽的難。好人難做,不是真的難。因為壞人比較好當,當得很習慣。很多壞人的墮落不是與生俱來,但是要拒絕誘惑比忍受痛苦還要困難多了。妳可能會問,那些壞人都這麼貪吃嗎?其實,壞人不是沒法承受挨餓的痛苦,只是難以拒絕各色美食的誘惑(美食的定義以壞人口味為準,魯肉飯或魚翅都可能是美食)。
所以一個A咖壞人,某天當回個好人,就會發現遊戲規則全都不同了:他也必須付出真心了,而且對方不見得會還他真心,還可能為了怕傷他的自尊心,來一點演技,順便發張好人卡。
而且由於好人會患得患失,一個帥到掉渣的好人,都可能會因為患得患失而減低魅力,更何況是我們一般士農工商。
好人難做,有魅力的人、有權力的人,更難做一個好人。所以判斷妳的男人,要看他得意的時候,不是看他失意的時候。失意的時候當不了壞人,得意的時候,想做好人也很難。
壞人們,想回頭當個好人嗎?看看那些混過黑社會江湖,蹲過苦窯之後試著要漂白、從良的前輩們,他們本來出入有雙B、還雙手戴金錶,如今要靠雙手賣水餃,你就知道有多困難了。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再見
想像出現在妳身邊的人,身上都掛著一個數字。那個數字,就是妳和他之間,在妳一生當中,說再見的次數。而隨著妳對他每說一次再見,那數字就會減1,一直到妳再也見不到他為止。
所以很多人經過妳身邊的人,無論妳記得名字也好、妳不記得也好,很可能他們身上的數字,對妳而言都是1。也就是說,當妳跟他說過一次再見之後,那數字就歸零,也就是你們這一輩子,即便才剛說了再見,但是都不會再見了。這些數字是1的人,也許對他身邊親密的人來說,身上又掛了另一個數字,可能是3589。
對妳而言,每個在妳生命中出現的人,身上都掛著這樣的一個數字,只不過,妳從來不敢確定,每個人身上真正的數字是多少。也許很多人都是1,但也有可能,有些人妳以為是1,卻其實是2甚至上百、上千。
有個人的身上在他第一次見到妳的時候,掛著的數字是29。但妳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妳猜測他身上的數字,大概不是1,就是2,應該不會超過5。沒有想到,你們後來無論有意無意,見了很多次面,說了很多次再見。
大概說了16次再見之後,妳才慢慢覺得,認識這個人其實挺不錯的,妳很習慣他出現在妳的生命之中。那時妳又以為,他的數字應該是……應該是204次吧(所以如果一年見面10次,你們會是互相往來20年的朋友;但如果你們後來相戀了,可能代表妳們的戀情只維持不到一年)。
不過妳其實猜錯了,或是妳根本沒有去猜,這個人身上的數字,只剩下13。後來有一次,妳們在路上碰巧遇見,妳趕時間,所以匆匆離去,說了一聲再見,那個數字剩下12。再有一次,妳和他晚餐之後本來說好要去看電影,但妳因為他說了一句妳不愛聽的話,心情不好,就對他說妳身體不舒服要先回家,所以妳又用掉了一次再見。數字變成11。
過了兩個月以後的一個週末,妳和他在東區熱鬧的街頭巧遇。但妳正與身旁的朋友聊到一個有趣的話題,還笑得挺開心,所以他不想中斷妳與妳朋友的談話,就草草結束寒暄,妳對他說了一聲再見,他的數字就歸零了。
又過了兩個月之後,妳想起了他,卻怎麼也找不到他了。他其實還活著,但他消失在妳的生命中了。
多年以後,妳不經意在搬家的過程中,發現了以前他寫給妳的卡片,妳才又想起了那個人。不過這時候,妳應該很明白這個人身上掛的數字是0了。然後妳陷入五秒鐘的沉思,想著:「如果那個時候,我猜測這個人身上的數字不是204,而是24,我會不會就跟他去看那一場電影了?…不過,就算我跟他去看了那場電影,現在的他還是會消失在我的生命之中吧…」
妳只思索了五秒鐘。
然後妳望向身邊的那個人,妳已經跟他說過1498次再見了。妳又想著:他現在的數字還剩多少?然後妳決定給他一個擁抱,在他轉身離去,對妳說一聲再見之前。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創業與愛情
人都想要保護自己,讓自己不受傷害。故意要讓自己受傷的,肯定是瘋了。
保護自己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消極式的、防衛式的保護,另一種是攻擊式的保護,正所謂攻擊常常是最好的防禦。
人與人之間,如果只是防衛式的保護,也許頂多讓人覺得冰冷、神祕、有距離感。當然,社交技巧好一點的人,懂得讓這個「距離感」縮短,但又讓這距離不至於太短,以避免自己暴露在可能會受傷的險境。這是防衛型的自我保護。
雖然一般人很少會刻意去傷害其他人,但還是有一些人不自覺地採用「攻擊型」的自我保護。這種攻擊,大多屬於heartbreaker的傾向,可能因為拈花惹草,而傷害到人。他們「主動」向妳接近(所以不是防衛式的保護),主動對妳釋出善意,並且放下「一部分」的防備,讓妳覺得你們彼此更靠近了。一旦妳心防瓦解,他就變成了一個隨時可能傷害到妳的人。但他卻又不會對妳完全坦誠,所以即使妳在一個易受傷的處境,他卻仍然可以安然無恙。他隨時保護自己,對誰都一樣,但是他有攻擊性(男生、女生,都可能是這個角色)。
聽起來,保護自己真的很不錯。做一個有攻擊性的自我保護者,有時候甚至還可以佔到一些便宜。那些不懂得保護自己的人,真是太蠢了。
有人就這麼蠢。他硬是要跟人掏心掏肺,一頭就栽進去一段關係裡。他如果運氣好,遇到一個也跟他掏心掏肺的人,若又合得來,那彼此就等於找到靈魂伴侶。但如果運氣不好,遇到一個不適合的人,那可能兩敗俱傷,兩個人都成了破碎的靈魂。甚至,他還可能遇到一個「假裝」跟他掏心掏肺的人,所以他最後可能靈魂支離破碎,對方卻毫髮無傷。
不過掏心掏肺就跟創業一樣。創業這種事情,沒有100%的投入,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可是100%,代表高機會成本、代表高風險。換個角度來說,你想要有創業成功的高報酬,卻沒有讓自己處在一個「高風險」的處境,是很難實現的。所以若要成功,無可避免的,自己就會處在一個易受傷的環境。只是,創業常常失敗,即便你已經100%的投入。所以,感情也常常失敗,即使妳每次都掏心掏肺。
有攻擊型的自我保護者,像是一個投資者(像私募股權基金或創投/風投)。他們可能同時投資好幾個標的,不用每個都成功,只要有幾個成功,他們就賺大錢了。這些創投或私募基金,他們即便旗下的投資標的全都虧錢,理論上他們還是可以拿到2-3%的基金管理費用,不像創業家,有時候創業失敗還欠一屁股債。
這也難怪,為什麼那些MBA學生,除了管理顧問或投資銀行,他們最希望的還是要進入私募基金,卻鮮少人要冒高風險、賭上自己的青春去創業。因為創業很可能失敗,還欠了一身債,但擠進私募基金,最少還有高底薪。
不過,若要說起真正對社會的影響力,這些創業家還是舞台的主角。創業家背後的投資者,有些雖有附加價值,但很多不過就是順水推舟,甚至「趁你生病、取你性命」:創業公司遇到困境的時候,投資者反而可以撿個便宜。總之,幸好有這些敢冒險的創業家,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
所以你若要找靈魂的伴侶,讓你的生命變得更美好,沒有冒險也是行不通的。整天當攻擊型的自我保護者,你可能會賺到很多,卻不會賺到一個靈魂,畢竟「靈魂」,對於一個封閉自己的你來說,是一點價值也沒有的。
掏心掏肺之前,還是要做點功課,就像創業之前也是要做功課。可是創業家都知道,不可能無止盡地做「評估」,而且從來沒有任何的「評估」,是百分之百準確的。創業會不會成功,從來都不是因為最精準的評估,而是創業家捲起袖子之後,面對未知與阻礙,卻依然奮勇向前。感情也是如此,評估絕對無法確保你的幸福;你一旦知道了對方的成長背景、個性、價值觀、有沒有整形過、身分證配偶的欄位、以及JCIC(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的信用報告之後,該「掏」的就要「掏」、該「橋」的就要「橋」了。沒人能保證你在評估之後,為對方掏心掏肺了,就可以無風無雨、甚至修成正果;不過你若盡了人事,剩下的就靠天命與緣份了。
創業前的評估,雖然必要,但若評估太久,錯失了商機,你就只能回家翻著商業周刊,閱讀別人創業成功的報導。投入感情之前的評估,也同樣不宜拖延。看看嫁入豪門者,多為閃電結婚,你就知道為什麼了。面對富可敵國的小開,等妳評估完,另一個女明星早就趁機懷了小開的孩子了。評估若耗掉了妳僅有的青春,對方就算是一個願意付出靈魂的人,他要交換的也是一個比較年輕的靈魂啊!所以一般男人在遇見有曲線、又有事業線的美女的時候,通常不假思索就撲了上去,就像台北市的計程車司機見到招手的乘客一樣,無論乘客是在逆向車道還是馬路中間,都會不顧行車安全地火速前往載客,因為如果慢了一點,一分鐘之內可能就有十八輛空的計程車經過…
統計顯示,掏心掏肺的下場,跟大多數的創業家一樣,血肉模糊。不過別忘了,很多創業家是「連續性」的(serial entrepreneur),意思是,他們創業失敗之後,可能也會從頭再來,直到成功為止(成功之後甚至也會再次創業);而且前次失敗的經驗,也可以成為後來成功的養分。同樣的,如果你掏心掏肺之後,下場卻是支離破碎的靈魂,也不要就此絕望。記得將你的靈魂重新拼湊之後,再掏心掏肺一次。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制服、套裝、孕婦裝;制服、西裝、更貴的西裝
最近發現記憶力減退嚴重,白頭髮茂盛。驚覺自己老化的速度。偶然發現以下這篇未發表的舊文…
不管妳是否曾經追逐、不管妳是否還有方向,時間總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會改變、都得留下痕跡。
很多朋友,我已經認識十幾年了,看他們從制服、套裝到孕婦裝,從制服、西裝、到更貴的西裝。
這些朋友,若是女人們,從十七歲到三十一歲,從姊姊變成阿姨(即便我知道妳還是強迫晚輩叫妳姊姊)。
小時候,這些女生發育比我快,我又長得矮,很惱人。我身高不夠高,只能期待自己的分數還夠高。到了青春期,好不容易身高慢慢追上,但怎麼自己就不如那個帥氣又有才華的學長,原來除了身高,我還要會搞笑、球場上的分數也要高。出了社會,身高不再高了、分數也消失了、球場變成辦公室,變成要比薪水高。我只得繼續追,終於薪水有點起色,我好不容易可以在那些小時候發育比我好的女生們面前抬頭挺胸,不過她們卻都消失了,我要挺胸給誰看?原來,她們已經自願退出市場了。
怎麼會這樣?那些當初亭亭玉立的青春少女們,妳們各個都曾是瓊瑤女主角啊(我國高中年代的偶像劇)!如今,披婚紗的披婚紗、劈腿的劈腿、沒能披婚紗也沒得劈腿的,就去批八字,看看什麼時候也可以披(劈);如果都披過了,那麼生小孩的就忙著帶小孩、生不出小孩的,就忙著打針(真的辛苦了)。不過也有人對這些都沒興趣,也許忙著批公文、批改屬下的報告與成績。
過去妳們也許都背著同樣顏色的學校書包,但如今妳們有人擁有好幾個Louis Vuitton還不滿足,有人卻永遠拿著一個Lubenton而不嫌棄。有人結婚了,有人不結婚了。那些當初的校花美女,如今是昔日黃花,還被叫聲媽。
至於男人們。不是胖了、就是禿了。就算體重下降,體脂肪還是可能上升,這就是老了。不過,當玩咖的、還是繼續當玩咖;只要有錢有閒,就可以每天搞的濕濕鹹鹹。也有人安守本分、有人變成億萬富翁。有人還在追逐大富翁的遊戲,整天跟「命運」與「機會」賭博,但也有人早就回家陪老婆看「媽媽發怒了」。
聽起來,男人的朋友們,還在人肉市場上打滾的,的確比較多。他們在弱肉強食的環境裡繼續奮鬥,如果是贏家,可能到了六十歲,還是一尾活龍、還是抬頭挺胸(只要好好照顧你的攝護腺)。
這些人,我都認識十幾年了。他們當中許多人,我還記得他們穿制服的青澀模樣,同樣的制服、但截然不同的命運。有人發達、有人發瘋。有人好像贏了,但不要以為老天爺是公平的,他們不只贏了一方面,他們甚至什麼都贏了。有人輸了,他們也可能什麼都輸了,但這些人,我甚至沒有機會看見他們輸,畢竟在這個「大時代」的戲劇中,他們早已經被換角。
不過大部分的人,有贏有輸。大部分的人,都分不出高下,因為你不能體會我的煩惱,我也不稀罕妳的快樂,難道穿著豹紋的人就贏,保育動物的人就輸?我看見妳在facebook裡的照片,笑容還是一樣燦爛、一樣滿足;無論妳十年前是醜小鴨、還是大校花,我都覺得妳沒有浪費妳被給予的時間,人生或許就是該這樣,比比誰笑的多、不是比誰賺的多。
可以進大聯盟名人堂的人很少,但只要你不虛此行,妳在天堂的房間,不會比較小。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終點
知道「凡事有終點」常常是件好事。
因為有終點,所以即便妳在黑暗中,知道會有黎明,因此「希望」給了妳力量。妳過去還在蹲苦窯的時候,就是因為知道有終點,所以可以咬著牙,撐到重獲自由的一天。而妳現在一直被家暴,也因為妳以為有終點,所以還遲遲不願意報案。他對妳三心二意,讓妳整天心神不寧,但妳也以為有終點,因為妳以為他會改變,變成對妳一心一意。
美好的事情,也因為有終點而更美好。因為妳知道有終點,所以更懂得把握「此時此刻」,這讓妳旅途的收穫更豐富。
妳在異鄉遇到了迷人的年輕男孩,他總是充滿笑容與活力,好像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在他眼中都是有趣的;他雖然沒什麼錢、沒什麼積蓄,但是他讓妳忘了妳在故鄉的俗務與讓妳感到疲憊的傳統價值觀。你們在世界的一個角落相遇了,也相愛了。
不過,妳明白,這一切浪漫-- 妳與他在這個異鄉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有終點。因為有終點,所以在妳半年後要離開之前,或者說6個月、也就是25週之內,妳會努力為你們的戀情,抹上最絢爛的色彩。妳也不放過每一刻、彷彿每一刻妳都要牢牢地記在心裡;妳不放過每一個畫面,因為妳與他之間共有的時間,已經少到可以放棄任何的畫面了。即便是一個平淡無奇的午後,他在陽台上的躺椅睡著了,妳都努力記住那個畫面;即便是一段毫無趣味的對話,他不過在說,他總是習慣在秋天的週日晚上,去下一條街的超市買pretzel(椒鹽脆餅),妳還是覺得他好可愛,而把這段對話錄在心裡。
你們偶而也會吵架、鬧脾氣,但妳因為知道有終點,所以妳不會讓這樣的不愉快,佔據太多你們短暫的故事情節裡。妳瘋狂,即便妳在故鄉的時候,本來不是那麼瘋狂的人。但是妳知道,如果妳這時候不瘋狂,妳只會帶著平淡無奇的回憶,回到自己故鄉。妳浪漫,妳也答應他任何浪漫或瘋狂的要求,因為再怎麼浪漫、再怎麼瘋狂,那都只在這六個月的異鄉,what happens there stays there. 妳覺得這樣做,才對得起自己。而在故事結尾的時候,妳也會很高興,自己曾在這短暫的羅曼史中,曾經這樣瘋狂過。妳帶著眼淚、不捨、以及滿溢的思念與回憶,回去故鄉。
回到故鄉,一切「規則」以及「例行公事」又回到了身邊。妳不能再瘋狂了,因為妳一旦瘋狂了這一次,所有身邊的人都會記得,妳就是一個瘋狂的人。而妳不習慣這個標籤,妳也不覺得自己是;妳只接受自己有瘋狂的能力,但不接受自己是個瘋狂的人;妳骨子裡還是希望有穩定的生活、可以預期的未來、以及充滿愛的環境。
而妳在故鄉遇到了一個也不錯的人,這個人和妳談論的事情,不再是往後這「半年」,而是這輩子。「這輩子」聽起來就像是永遠,彷彿妳從來不知道:就是有人出門會被車撞死、有人爬山會摔死、有人吃飯會噎死、有人會在寒冬的時候心肌梗塞、有人會在夏天的冷氣房裡過勞死、或是自己可能有潛藏的癌細胞還沒有被發現。
所以妳把自己每天的生活,當成這漫長的一輩子的一小部分,以為每一天都平淡無奇,而忘了每天其實都是獨一無二、珍貴的一天,就像妳異國戀情的那半年,「每天」對妳來說,都是一個寫故事的機會。然而,回到「這輩子」的妳,不再為自己寫故事、不再浪漫、也不再瘋狂。當你們吵架的時候,妳會以為那沮喪與憤怒,就是永遠;妳任憑冷漠與自我,蔓延在每天的生活中,妳不會提醒自己,你們之間,無論好還是壞、無論開心還是難過,其實也有終點。
即便很深很深地愛一個人,也可以有終點,可以是對方進棺材的時候、或自己翹辮子的時候。如果妳以為這個終點是在一個遙遠的未來,那愛的過程,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了一種「歹戲拖棚」,像民視連續劇一樣,演到天荒地老都難以落幕。但如果妳明明確確地知道,這一切有終點,而且這終點不但不是很遠,甚至可能隨時來臨,那麼妳會把每一天,當成一個MV那樣認真的拍攝、甚至把每個時刻,都當成是要拍得獎廣告那樣,要進入對方的心、植入對方的腦。
雖然愛要開始很簡單,要結束也許很難。不過原來一旦明白「愛有終點」,無論到達終點的時候有多難過、多心痛,都會讓這「有始有終」的愛,變成一部一生難忘的精采感人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