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沒有和家人一起過年,所以今年回來台灣之前,其實很開心,不只是可以一起過年,也可以見到許多很久沒見的親戚朋友。
不像自己在外面一個人住,家裡面總是不那麼安靜,雖然家裡人口不多,可是老媽的舌頭承襲外婆的畢生修維,嘮叨降龍嘴與碎碎念千人斬,讓家裡顯得相當有生氣。加上我妹、我姐與我自己總共四張嘴,妳來我往,如此我熟悉的槍林彈雨,可是有種我一個人在香港生活所無法感受的溫度(不過有時候會過熱)。
這兩年多來,每次回家我總比較像個客人,我沒有屬於自己的房間,也不熟悉家裡許多物品擺放的位置,連電燈開關我還是不熟。當然這只是硬體的部份,軟體的部分我卻是再熟悉也不過了。這種熟悉感其實給自己很大的安定感,因為自己這兩年多來外在的環境持續變換、身邊的人也是來來去去、自己不明白自己的下一步,但是卻仍然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我的家人還是我熟悉的那樣。
如果我是天天見到他們,或許不會有這種感覺,但也不是好久才見一面,所以也不用每次見面要重新暖身。現在我發現一段時間回家看見我的家人,某方面也像是看見鏡子裡的自己,我竟然覺得自己跟她們好像,這似乎是個很理所當然卻又愚蠢的發現;我在外面工作,整天都在review自己的表現,我的缺點一堆,回到家之後,我才發現,原來很多缺點,是因為我在這個家長大的緣故。我不是因此有任何的埋怨,因為我接受我的家,就像我也得接受自己。並不是說缺點就不用改進了,而是我自己長這麼大才知道,我的家在我自己身上有很深的烙印,好的壞的,我都得接受。
就像愛一個人、愛自己或愛自己的家,好或壞,全都得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