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謝米糕


我是「糯米控」,無論是麻糬、油飯、米糕、肉粽、或是湯圓,都是我喜愛的食物種類。在糯米宇宙裡的「米糕界」,我在台灣的最愛,就是屬我家鄉的「謝米糕」,也許是因為我對家鄉的偏心,也許是因為「謝米糕」搭配他獨門的燒肉實在讓人銷魂,總之在我有限的人生,謝米糕就像我過去刻骨銘心的戀情一樣,留下無法抹去的痕跡。


在台灣米糕界舉足輕重的謝米糕,在去年初冬無預警歇業了,地方鄉親一開始都傳說是因為老闆惹上賭債、甚至是因為欠賭債而被綁票,才會無故消失歇業。雖然負責人後來出面澄清,是因為健康問題所以必須休養,但不難想像,謝老闆除了在米糕界呼風喚雨,在豪情賭界應該也不是小人物,不然怎麼一歇業就被地方人士往欠賭債的方向去猜測?怎麼不說是因為討小老婆所以被打大老婆打斷手腳呢?

究竟是什麼原因歇業,我不是那麼在乎,我在乎的只是那一碗謝米糕何時可以重出江湖。而謝米糕的消失,又再一次讓我想到一個我常問自己的蠢問題:究竟一個跨國公司的高階主管比較重要還是我家圓環附近巷口的那家大腸麵線老闆比較重要?(by the way,不要再問我家巷口的鹽酥雞了,他也已經消失了,但他在鹽酥雞界真的還距離名人堂很遠,所以我沒有那麼不捨。)

在社會地位上,許多人總欣羨大公司主管,學生時的志願可以是當公司主管或總經理,卻沒人會說我要當大腸麵線小吃攤的老闆。培養一個跨國企業主管,可能需要很多年的工作歷練,以及高等教育的灌溉、甚至MBA名校的投資。在收入上,一個跨國企業的主管,或許也讓人嚮往,在台灣也許一年有三、五百萬的年收入,雖然,我估計我家附近那家大腸麵線年營業額也超過台幣四百萬,還沒有開發票,收入應該也勝過許多白領上班族。

不過,那些在成熟公司裡的中高階主管,多數似乎是可有可無,很少有一家公司會因為少了一個那樣的主管而垮下,甚至讓我感覺到人生的某部分被剝奪了;然而,少了謝米糕,或者我家附近的大腸麵線,雖然不會讓人流淚,但那份失落卻無法填補,現在我回到我的故鄉,因為少了謝米糕,就明顯少了一份興奮與期待感,我的故鄉變得不完整。

因此我總會很感謝,謝米糕的謝老闆,過去即使在賭博之餘,仍然沒有忘記每天要開門做生意,他們沒有像我一樣整天在想人生的意義、質疑自己的工作、總是在計畫自以為更好的未來,反而是日復一日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此刻的工作、接受自己的人生。

他們賺的錢,絕對夠他們的兒女去海外念個MBA,但是如果謝老闆必須要找接班人,又不想外傳絕學,我只能祈求謝老闆兒女念完MBA,不要去投資銀行工作,也不要去策略諮詢公司製作投影片,請回家好好經營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謝米糕。

多虧了這些很踏實、很認真的人,他們不嫌棄每天重複的生活,讓我這個很不安份、容易感到厭倦的人,可以每天變化自己的生活,卻不用擔心這個世界轉眼就遺棄我。當我工作累了、當我厭倦了探險、當我在異鄉從孤單奮戰到建立自己的小天地,然後再回到故鄉的時候,他們都還在那裡,他們還為我保留了過往的記憶、見證了我從成長到衰老的痕跡,讓我感受到在這麼多的變動裡,總是還有一些不變的事,例如那一碗米糕的味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