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考特才剛剛跟女友分手,就馬上交了另一個新的女友。史考特的好友,史提夫,看見史考特總是能容易交到條件不錯的女友,就感慨地說:以史考特這樣的條件,在台灣要找女友實在太容易了,因為在史提夫眼中(史提夫自己也是台灣人),台灣男性的競爭力太差,不是宅就是台,既不體貼、也不浪漫,薪水也常常拿得比女生還少,史考特直接建議他的女性熟女友人,叫她們去香港找老公,畢竟那邊banker的數量不輸台灣的工程師…
史考特的話究竟對不對,我不知道,但我身邊認識許多台港聯姻的佳緣,的確只有港男配台女,沒見過港女配台男,不曉得是因為台男缺乏競爭力還是港女欠缺吸引力,總之這樣的配對就像你要在高中校園裡找到沒有妹妹頭瀏海的女學生一樣困難。而且隨著Made in Taiwan的沈佳怡莫名其妙地虜獲港仔的心,加上港人與陸人近日的人狗之辯,讓彼此心結日益升高,所以台灣單身女子在香港的潛在姻緣市場,行情持續看漲也就不足為奇,「台灣概念(女子)股」這個族群,本益比肯定會居高不下。
最近某一個香港的男女聯誼(dating)網站,在情人節後的那個週末就有一個這樣的主題活動:Dinner with CEOs and Bankers,入場價格高達港幣3800元,入場條件男性必須是CEO或Bankers,女性則是必須介於20到30歲之間,但是其中註明:台灣女性免費!妳買來回機票從台灣到香港都不用港幣3800了,這麼好康的事,我台灣女性的捧由,還不趕快行動,帶著妳的爆乳裝與網襪去征服香港的CEO或banker們吧!不過從這個活動看來,香港單身男性積極開發台灣單身女性市場,意圖可見一斑。
這個活動的條件,或許反映了世俗對於男女人肉市場的刻板印象:就算男人你長得像豬頭,就算你的攝護腺已經開始肥大,只要你有錢又有地位(Banker與CEO),你在人肉市場仍舊保有競爭力。但是對女性來說,彷彿時間就是妳的敵人,青春才是妳的一切,妳看這個么壽的聯誼服務機構,即便妳才貌雙全也會被屏除門外,就算妳是林志玲也無緣認識這些膽固醇與體脂肪指數過高的banker與吸衣毆,因為林志玲早已年過三十!也許,三十二歲的妳,現在正氣得拍桌,妳想說本姑娘的「初老症狀」只是個性成熟、自信知性的表現,就算要比事業線也不輸給二十五歲的嫩模,老娘真想一腳踢爆你的攝護腺!
但更糟糕的是,如果妳是香港女生,還要遭受歧視,妳竟然要多付一萬多元的台幣才能去認識這些只想要青春肉體的男性!難道整過型的香港名模Angelababy是有比整過型的李毓芬差到哪裡去?我台灣女性捧由也別太高興,妳們與香港女性的「價差」不過一萬多元台幣,才十幾張小朋友的鈔票,就可以買到妳從小努力培養的沈佳怡氣質,是有這麼廉價?!
我一直對這種聯誼活動的條件很好奇(除了香港,台灣也有許多充滿刻板印象與性別歧視的聯誼活動,例如要求男性是中小企業老闆、台灣前五百大企業員工,女性則要護士、空姐、與老師!),如果你就是個男性吸衣毆(其實你不過是在網路上開了一家賣韓貨的服飾店,就被人當成Lativ的老闆來看待),你會怎麼看待一起參加活動的女性,你會不會覺得她們都是為了你口袋的鈔票而來?你會不會打從心裡有一點渴望,就算你今天被公司倒閉了,對方還是對你不離不棄,而不是再去找下一個吸衣毆?年輕女性去參加那個活動,甚至是免費參加的女性,會不會覺得,對方的男性只是付門票(三千八百元港幣)進來挑選配種對象的動物,而妳對於自己的價值定義,是否也跟對面手戴百萬名錶的男性參加者一樣,只從妳的出生日期來判斷?兩邊的標籤似乎都不怎麼令人蘇胡。
這間香港聯誼公司讓我覺得比較奇怪的其實是另一個活動:Dinner with Millionaires;與百萬富翁晚餐。條件是男生與女生都必須要有一百萬港幣以上的收入,不過女生可以免費入場。我不懂的是,當一個男生年收入超過一百萬港幣的時候,他真的很在乎女生有沒有年收入一百萬嗎?照我猜測,在那些年收入超過一百萬港幣的男人眼裡,若讓他們在女性的年收入數字與三圍的數字之間抉擇,多數人應該還是會選擇三圍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