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0日 星期六

長大

小時候愛問問題,喜歡問為什麼。例如,天空為什麼是藍的?為什麼只有男生才有小雞雞?坐我旁邊的小明為什麼這麼笨?
長大一些之後,不能再問許多笨問題了,因為大家都很沒耐心,也不像小時候,老師家長都可以隨便亂回答,而且問笨問題好像是件丟臉的事,所以被教導要問對問題。例如,不該問為什麼這個女的死得這麼慘,應該問為什麼她該死? 不該問為什麼這個男的要跟這麼多人上床,要問為什麼這麼多女人都願意跟一個豬頭上床?
再大一點,更懂事一些之後,就要學著不要問問題,也不要心存疑問。不要問:你愛不愛我?不要問:為什麼你不愛我?也不要問:你會不會回心轉意?更不要問:我們這樣會不會有結果?【註】

小時候愛問問題,所以喜歡用問句,例如,跟我交往吧?當我的女朋友好不好?
長大一些之後,喜歡用祈使句或者未來式。例如,我們分手吧!嫁給我吧!讓我給你一輩子的幸福!我想為你生小孩!
再老了一點、滄桑一點之後,就會用現在式的描述句。所有的事情都是描述。舉例:我獨自望著窗外的夜景,也想起了妳(這描述裡沒有任何問號、沒有任何要求、也沒有對未來的期待)。看著你專心工作的模樣,我也覺得好幸福(一樣的,沒有問號、沒有要求、沒有期待)。

等到老到沒人愛、沒人理了,就用越來越多的過去式了,而且還參雜假設語法。

所以,當一個小朋友遇到一個大人,他們的對話可能就是這樣:
大人:你好漂亮
小朋友:那你是愛我的外貌還是愛我的個性? (愛問問題的小朋友)
大人:妳的個性跟外貌都很好(沒有問號、沒有要求、沒有期待)
小朋友:那等我將來老了,你還會覺得我漂亮嗎?(這是帶有未來式的疑問句)
大人:將來的我跟現在的我重視的事情也不會一樣的(大人的長處,不直接回答問題,用莫名其妙的描述句帶過)
小朋友:哼,什麼鬼。你到底有沒有在認真聽我說話?!(帶有威脅口吻的疑問句)

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長大過,還是愛問問題,還是愛說祈使句,那麼你是幸運的、幸福的。如果你發現你從愛問問題變成不再問問題了,從祈使變成描述了,嗯…你真的長大了。

【註】:有些答案,無論是對的還是錯的,真的還是假的,知道了都沒好處。

就算聽到他說愛妳,可是他還是不會跟妳在一起。如果他說不愛,妳又會馬上走人嗎?還不是要問下一個問題:為什麼你不愛我?而且無論這答案是什麼,妳還是想問:你會不會回心轉意?會嗎?不會嗎?還是不知道?如果說會就會的話,那麼為什麼不現在就回心轉意?